跳到主要內容

書摘 財富開門 Think Yourself Rich

書名:《財富開門》 Think Yourself Rich: How to Develop the Mind of a Millionaire

作者:Sharon Maxwell Magnus 譯者:吳傑民、劉泗翰
出版社:藍鯨
定價: NT 280

本書以英國廣播電台(BBC)的電視節目<千萬富豪的心態>,對300個千萬富豪的訪談內容為基礎,獨家公開20個千萬富豪的致富祕訣、他們的特質,以及讓財富傳承到下一代的精心建議!

創業千萬富豪的10個成功特質:
1. 努力工作
2. 誠實而值得信賴
3. 樂在工作
4. 與人和睦相處
5. 把握機會
6. 當自己的老闆
7. 聰明智慧
8. 有紀律,而且渴望成功
9. 保持身體健康/找到好的人才
10. 有個支持自己的伴侶

成功經理人富豪的8個主要特質:
1. 有高超的情緒智商
2. 有團隊精神
3. 遵守公司規章
4. 擅長多工並進
5. 重視細節
6. 很好運
7. 有適當的背景
8. 找到適當的公司


Melody’s重點整理

  1. 靠意念致富的基礎

    愛錢才會有錢,你心中的第一優先是什麼,你就會獲得什麼結果

    訂定目標
    A. 先把十年目標寫下來(要明確),還有達到目標你可以獲得的回報,然後再倒敘回來,為了達到十年目標,你五年內要做些什麼,一年內要做些什麼…..
    B. 十年 –> 五年 –> 一年 –> 六個月 –> 一個月 –> 兩星期 –> 本週
    C. 目標分為三大項 
    工作 / 生活方式 / 私人生活
    D. 為了目標你願意做多少的犧牲?  少看兩場電影?週末拿來學習?
  2. 迷思與真相
    *迷思-誤以為成功需要學歷,背景,運氣,年輕,心機深
    (Melody認為,如果沒有上述那些條件,你還是有可能成功,只是機會比較小,但是說上述條件沒有影響致富的機率,只是在自欺欺人)
    *真相-調查指出,成功者的共通特質如下:
    工作賣力、注重時間、需要成就感、專注、精力充沛、好勝心強、和成功者學習
  3. 實現夢想
    創業家做的事-找出市場上的缺口、勇於冒險、具有熱情、勇於面對失敗、在框架外思考
  4. 千萬富婆為何這麼少
    只有1/5的千萬富豪是女性,因為女性傾向于規避風險,比較重視家庭玩樂和貢獻社會而不是賺錢
  5. 讓財富成長
    你的企業或投資都應該做你最擅長的事,並且為你的事業畫出藍圖,然後學會授權跟用人。中小企業若是不能持續成長就會倒閉,你的願景跟野心在哪裡,成就就在哪裡。
  6. 生活方式-有錢人如何過生活和花錢
    選妻標準-最高分的是聰明、誠懇、個性好
    真正的富豪大多是40歲以上,已婚有子,醒著的時間大多都在工作
    他們相對上算節儉,不喜歡當冤大頭,最喜歡的彰顯成功方式是購置房地產
  7. 在職場上成功-如何在企業中發財
    *做你擅長的事並且樂在其中
    *高EQ
    *選對公司且運氣要好,如果你覺得和公司格格不入就應該換工作了
    *企業經理人和創業家不太一樣。他們冷靜、注重細節而不是充滿創意,創業家則有四成的 自認為熱情衝動。
    *企業經理人平均起來比成功的創業家窮。


    相關文章
    Millionaires prefer Gap to Gucci

    (中文簡譯)
    英國的富翁很節儉,不會亂花錢在品牌上面。
    在這個調查中42%的富翁每年花不到 £500 (台幣30,000元) 在買衣服上面,38%的富翁一個禮拜買食物的錢不超過 £60 (台幣3,600元)。

    對這些富翁來說,他們的第一優先是存錢,錢對他們來說比愛情和婚姻重要,而且他們如果拿到錢之後作的事就是投資然後賺更多的錢。這種對金錢的態度可能和他們的教養過程有關,59%的白手起家富翁來成長自貧窮或是普通的家庭。

    60%的富翁說他們在學校表現也很平常甚至懶惰,但是只有1%的富翁說他們工作的態度是做越少越好,白手起家的富翁平均一個星期工作60 小時.其中一半以上的人假日還跟公司保持聯絡,14%的人拒絕停止工作。不過這些富翁也不是不愛放假,他們一年會休至少三次的假。千萬大富翁一年會修五次假,而且一年平均花 £14,000 (台幣840,000元)在渡假上,只是他們的最愛還是存錢跟投資。

    富翁的特質是什麼? competitive, like taking risks and they profile as aggressive, abrasive and self-confident.
    他們自認為成為富翁的原因是什麼? "hard work"

    其他讀者的讀後感

    http://ebrc.ntpu.edu.tw/modules/news/article.php?storyid=751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心理諮商推薦書單

PTT上總有人詢問有關心理諮商的書單,所以我整理了一些偏愛的經典,給大家參考。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喜歡的諮商書籍唷。 最感人:活出意義來 最好看:歐文亞隆的小說、熱鍋上的家庭 最難懂:現象學、榮格... 最經典:成為一個人、夢的解析、自卑與超越 讀不完:紅書 最時尚:當下繁花盛開、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 考試用: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By Gerald Corey 出版社:張老師、心靈工坊占大宗 最推薦:美樂蒂的嘔心瀝血一年寫出來的新書,從心理諮商的觀點探討為何金錢沒有朝你滾滾而來。 絕對是你今年最划算的自我投資。 更多資訊請看這裡 書單推薦 活出意義來 (M an's Search for Meaning 意義的呼喚) by  Viktor Frankl   本書不僅被譯為數十種語言,而且銷售破千萬,是美國國會圖書館排名十大最具影響力書籍,所以好看程度不用多費唇舌介紹 (而且這本書蠻小本,很快就看完囉~)。 作者Viktor Emil Frankl,是1905年生的奧地利精神病學家,還是 維也納大學、美國哈佛、匹茲堡、達拉斯等地的教授。他創立「意義療法」,也被稱為「第三維也納學派 」 。 Frankl 是猶太大屠殺的倖存者,在 集中營度過了3年時間,所有親屬中只有妹妹倖存。他在本書中 追憶一生,從童年談到集中營,還有他的人生的態度跟體驗。有了這樣的生命歷程,F rankl的書特別有療癒力。 熱鍋上的家庭:一個家庭治療的心路歷程          家族治療大師 Carl Whitaker醫生在亞特蘭大精神病院開始發展家族治療的雛型, 1965年起在 大學精神科任教。 這本書是他及弟子 納皮爾博士合著的, 用半小說的方式描述家族治療的歷程: 謝維達一家因為女兒的問題來到作者的心理治療所,但問題真的是來自女兒曉雅嗎? 還是因為父母的疏離才導致女兒的變化。在幽默又經驗豐富的治療師帶領下,家庭成員開始漸漸的改變,子女不再無意識的成為家庭中的替罪羔羊,父母也找到自己的方向。  故事 情節高潮迭起,四百多頁一下就看完。適合外行人也適合專業人士,讀完能對 家族治療有基本的認...

拒絕被支配的勇氣 讀書心得 (TA溝通分析)

我很喜歡看日本作家寫的書,就像日本俳句那樣精簡有力。 在作者仔細編排下,每個章節就像一篇小短文,便於閱讀,重點清晰加上貼心的圖示,不用耗費太多的認知頻寬就能有所收穫。這樣的書很適合想要多了解自己或對心理學有好奇的一般大眾,也是認識TA(Transactional analysis 溝通分析)的好入門書。

人際溝通與修心秘訣:勇於不敢,愛而無傷

說來慚愧,我以前真沒讀過莊子,實在是蔡教授的「正是時候讀莊子」的系列書太紅,每次逛書店都會看到,才被好奇心驅使打開來看。我一開始看的是漫畫版,很快就被吸引而深深著迷。 漫畫版的莊子為我這種古文不佳的讀者去除了閱讀障礙,發現原來這個千年前的哲學放在現代也這麼有意思。跟近百年發展的心理諮商理論、近五十年流行的NLP(神經語言程式學)、以及我愛的金剛經都很相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