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書摘- 錢不要存銀行













作者: 勝間和代
出版社: 商周出版
出版日期:20090105
ISBN: 9789866571688

CH1 金融素養的必要性

了解風險與報酬的關係,高風險=高報酬,若是不願意負擔風險,只能依靠勞力收入,而在工作與生活中失衡,但若是不了解金融知識就貿然投資,就會變成賭博..

CH2 各種金融商品的投資觀點

0.了解資產配置,80%的資產報酬率都是由資產配置來決定。

1.若有長期不會使用的閒錢,買定存不如買公債。

2.大部分來說: 做股票都是法人賺,個人虧,因為兩者的起跑點差太多。

3.買外幣沒有那麼容易賺錢,要考慮到通膨的問題。

4.房屋貸款是銀行主要的賺錢業務,若是買到不會漲價的房子,那買不如租。

5.買房子最好不要買新蓋好的大樓,買老公寓風險較低 (新房子有一大部分被建商賺走,至少是房價的兩到三成(廣告費、銷貨毛利等)

6.保險的成本很高,而且投資標的不透明,建議把終身險改成遞減型的定期險。

7.資產四分法投資: 1/4國內基金 + 1/4國外基金 + 1/4國內股票+債券 + 1/4國外股票+債券



CH3 實踐

用金融工具穩健賺錢的五個原則:

第一個原則:分散投資 (以降低風險)

第二個原則:報酬率5%-10%就很好了
從歷史上來看,全世界的年利普遍都在5%,因此,如果投資報酬率能夠到10%,也就是能夠有兩位數,這個數字就可以說是漂亮的不得了。

第三個原則:沒有白吃的午餐 (無金融素養的投資就像賭博)

第四個原則:投資需要成本和時間

第五個原則:報酬無法管理,風險可以管理

養成金融素養的十個步驟:

1.堅定投資風險資產的決心
2.決定投資風險資產的預算與目標
3.到證卷公司開戶
4.開始定期定額投資指數型共同基金
5.在數各月至半年內,邊投資邊學習奠定基礎
6.挑戰積極成長型的共同基金
7.學習風險管理
8.報酬穩定之後,挑戰共同基金以外的商品
9.學習將知識落實於應用
10.養成資產組合在平衡的習慣


創造投資基金的方法:

1.不買車
2.不用貸款買房
3.將壽險改成遞減型
4.節省下來的錢要每個月先行扣除且自動積存

相關網頁
http://post.books.com.tw/bookpost/blog/3790.htm#
http://www.cite.com.tw/one_book.php?bnu=BW0293C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心理諮商推薦書單

PTT上總有人詢問有關心理諮商的書單,所以我整理了一些偏愛的經典,給大家參考。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喜歡的諮商書籍唷。 最感人:活出意義來 最好看:歐文亞隆的小說、熱鍋上的家庭 最難懂:現象學、榮格... 最經典:成為一個人、夢的解析、自卑與超越 讀不完:紅書 最時尚:當下繁花盛開、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 考試用: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By Gerald Corey 出版社:張老師、心靈工坊占大宗 最推薦:美樂蒂的嘔心瀝血一年寫出來的新書,從心理諮商的觀點探討為何金錢沒有朝你滾滾而來。 絕對是你今年最划算的自我投資。 更多資訊請看這裡 書單推薦 活出意義來 (M an's Search for Meaning 意義的呼喚) by  Viktor Frankl   本書不僅被譯為數十種語言,而且銷售破千萬,是美國國會圖書館排名十大最具影響力書籍,所以好看程度不用多費唇舌介紹 (而且這本書蠻小本,很快就看完囉~)。 作者Viktor Emil Frankl,是1905年生的奧地利精神病學家,還是 維也納大學、美國哈佛、匹茲堡、達拉斯等地的教授。他創立「意義療法」,也被稱為「第三維也納學派 」 。 Frankl 是猶太大屠殺的倖存者,在 集中營度過了3年時間,所有親屬中只有妹妹倖存。他在本書中 追憶一生,從童年談到集中營,還有他的人生的態度跟體驗。有了這樣的生命歷程,F rankl的書特別有療癒力。 熱鍋上的家庭:一個家庭治療的心路歷程          家族治療大師 Carl Whitaker醫生在亞特蘭大精神病院開始發展家族治療的雛型, 1965年起在 大學精神科任教。 這本書是他及弟子 納皮爾博士合著的, 用半小說的方式描述家族治療的歷程: 謝維達一家因為女兒的問題來到作者的心理治療所,但問題真的是來自女兒曉雅嗎? 還是因為父母的疏離才導致女兒的變化。在幽默又經驗豐富的治療師帶領下,家庭成員開始漸漸的改變,子女不再無意識的成為家庭中的替罪羔羊,父母也找到自己的方向。  故事 情節高潮迭起,四百多頁一下就看完。適合外行人也適合專業人士,讀完能對 家族治療有基本的認...

拒絕被支配的勇氣 讀書心得 (TA溝通分析)

我很喜歡看日本作家寫的書,就像日本俳句那樣精簡有力。 在作者仔細編排下,每個章節就像一篇小短文,便於閱讀,重點清晰加上貼心的圖示,不用耗費太多的認知頻寬就能有所收穫。這樣的書很適合想要多了解自己或對心理學有好奇的一般大眾,也是認識TA(Transactional analysis 溝通分析)的好入門書。

人際溝通與修心秘訣:勇於不敢,愛而無傷

說來慚愧,我以前真沒讀過莊子,實在是蔡教授的「正是時候讀莊子」的系列書太紅,每次逛書店都會看到,才被好奇心驅使打開來看。我一開始看的是漫畫版,很快就被吸引而深深著迷。 漫畫版的莊子為我這種古文不佳的讀者去除了閱讀障礙,發現原來這個千年前的哲學放在現代也這麼有意思。跟近百年發展的心理諮商理論、近五十年流行的NLP(神經語言程式學)、以及我愛的金剛經都很相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