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主管一定要知道的帶人秘訣 (Leadership:The power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)

     讀書心得與書摘:  快墜機了,為什麼沒人敢告訴機長?:動腦不動氣的EQ帶人術
 
        著名商業雜誌哈佛商業評論發刊史上重印次數最多的文章,是EQ(情緒智商)大師 Daniel Goleman 在1998年發表的 主管不抓狂的四種練習。這篇文章顛覆了一般人對優秀主管的印象 - 聰明、強悍、有決心、有好的洞察力...。大家身邊可能都聽過這樣的故事,績效優秀的超級員工,升上主管之後,卻是災難一場,因為工作能力跟管理能力並不成正比,其實「管理者的EQ」和「企業績效」的相關性反而出乎意料的高,而且「組織的氣氛(climate) 也和企業績效有高度相關。阿里巴巴集團的馬雲說過,員工辭職的原因林林總總,只有兩點最真實,那就是「1. 錢,沒給到位。2. 心,委屈了。」  
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 主管的傑出與否,EQ決定大半,而且職位越高,EQ越重要,幾乎掩蓋專業能力。不可否認有些幸運兒天生就有高EQ,因為情緒自我管理的關鍵來自大腦中的「前額葉皮質區」跟「杏仁核」,與先天遺傳相關,父母的教養方式也有影響。如果家裡的小屁孩調皮搗蛋時,父母都能堅持始終如一讓他承擔後果,就能讓孩子學習自我控制力;反之孩子若從小不練習自我控制,前額葉皮質就很難長好,自古言慈母出敗兒,就像撞死人還無悔意的葉少爺。還有一個研究發現,住進孤兒院兩年的小孩有大腦尺寸明顯縮減的現象。
     From: Leadership
     
       但好險,雖然每個人先天條件不同,但EQ可以藉著後天練習來提升,因為大腦就跟肌肉一樣,越訓練越強!   要增強EQ,必須練習「自我察、社會意識 (同理心)、自我管理、人際關係管理」這四個面向。實踐「自我覺察」靠的是誠實的自我評估,能看出自己的長處跟缺陷,並坦率的面對自己的情緒跟渴望。「自我管理」包括不被情緒掌控的能力,跟達成目標的驅動力。「同理心」是能設身處地去了解別人,此能力有助留住人才跟客戶。「社交能力」是帶有目標的友善,當你可以正確掌握自我覺察力、同理心、自我管理能力這三種能力的時候,就具備了良好的社交能力。       


From: HBR
        學習EQ需要長時間的練習跟投入,不是看了一篇blog或是參加幾天的訓練課程就能達成,而需要好幾個月的練習,國外甚至有幫助人提升EQ的專職教練。EQ無法速成的原因是你必須改變目前大腦的神經迴路,白話來說就是養成新的習慣。但是這樣的投入相當值得,為什麼?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Hay/Mcber顧問公司從20,000多名高階主管中,隨機抽出3,871個樣本進行調查,結果整理出六種領導風格(如下圖),而且這些風格都來自不同的EQ特質。不同的領導風格當然對工作氣氛會有不同的影響,而這個研究更重要的發現,是績效最高的領導人不會只有一招,他通常會依照當前情況將領導方式 Mix and Match。原來管理要像打高爾夫,選手根據每次擊球需要來挑選合適的球桿,這就是高績效領導人在執行任務時的作法 - 巧妙運用多種領導風格能掌握四種風格以上的領導人 (尤其是權威型、民主型、關係型、教練型),能創造最好的工作氛圍跟企業績效。


From: Leadership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將EQ要素與商業績效連結在一起的研究其實已經超過十年了,心理學家Daniel Goleman的研究希望能進一步探討「領導能力」、「EQ」、「組織氣氛(climate)」、「績效」之間的關係,所以將經理人的「領導風格」跟「組織氣氛」做統計分析 (組織氣氛是指影響組織工作環境的六項要素: 組織彈性、對組織的責任感、訂定標準的高低程度、績效考核正確度與適切的獎勵、對任務及公司價值觀的理解程度、達成共同目標的努力度。)
         結果發現這六種領導風格對組織氣氛的所有要素都有影響,而且組織氣氛跟公司的財務數字有直接的相關,對績效造成的影響高達3成。(如下圖) 值得注意的是,高壓式進度型領導如果使用不當,常會造成組織氣氛遭到破壞。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曾經有一個對連鎖旅館的調查發現,和管理階層的談話最容易讓員工情緒低落,十分之九的員工在跟老闆談話之後心情變差。這個調查的結論並不是要逼迫老闆當好好先生,但讓員工處於痛苦之中絕對不是好主意,因為人們在工作中感受到正面情緒的時間比率,是預測工作滿意度的最佳指標,也能預測員工是否會離職。這個研究跟我們的常識相符,大家都知道心情好的時候工作效率通常比較好,而實驗數據也證實,服務單位的氛圍有1%的改善,就能提高2%的營收。恐怖的是,心臟科加護病房的護士若是情緒消沉,病人的死亡率會增加"四倍"! 

         整體而言,人們在工作裡的感覺,能決定20-30%的企業績效,而人對組織氛圍的感知,有五到七成決定在主管的行為。因此,主管的情緒管理能力不只是個人行為,更是影響組織成效的重大殺手關鍵。在一項700個公司的調查中,多數員工都說老闆的關心比薪資更重要,員工喜歡老闆是增進生產力和工作時間的主要因素,沒有人想幫討厭的老闆工作,無論薪水有多高。

         當我們壓力很大的時候,身體就會啟動危機機制,杏仁核會接管前額葉皮質區,讓我們失去周全思考的能力,也就是壓力越大,工作表現跟思考能力就越差;而過於無聊則是消耗大腦效率的另一種模式,譬如過於冗長或無意義的會議 (如下圖)。最佳工作時機是喜悅的時刻,正向情緒讓我們不論做什麼都能夠更從容的採取行動,達到最高的效率,前額葉活動的增強也能幫助你更有創意、認知靈活度上升。所以老闆或父母們最好的領導方式,就是讓員工(或小孩)感受的壓力落在U型曲線的中間範圍 - 不能讓他太沒有安全感,也不該為他們承擔合理範圍內的緊張跟壓力。




        領導不是精確的科學,也不是難以捉摸的藝術。透過心理、遺傳及行為研究,新世代的領導人有更多工具跟知識來幫助自己培養高績效的領導力。

繼續看對EQ更深入的探討 情緒競爭力,UP!

歡迎在 Google+ 上追蹤我
歡迎加我 FaceBook 好友

Reference: 讀書心得與書摘 
1. Daniel Goleman (2013): 快墜機了,為什麼沒人敢告訴機長?:動腦不動氣的EQ帶人術, Leadership:The power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, 時報出版 

2. 
 Daniel Goleman: 哈佛商業評論高績效領導力2011年9月號, p.100 

Pictures from: www.buzzle.com/articles/leadership/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心理諮商推薦書單

PTT上總有人詢問有關心理諮商的書單,所以我整理了一些偏愛的經典,給大家參考。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喜歡的諮商書籍唷。 最感人:活出意義來 最好看:歐文亞隆的小說、熱鍋上的家庭 最難懂:現象學、榮格... 最經典:成為一個人、夢的解析、自卑與超越 讀不完:紅書 最時尚:當下繁花盛開、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 考試用: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By Gerald Corey 出版社:張老師、心靈工坊占大宗 最推薦:美樂蒂的嘔心瀝血一年寫出來的新書,從心理諮商的觀點探討為何金錢沒有朝你滾滾而來。 絕對是你今年最划算的自我投資。 更多資訊請看這裡 書單推薦 活出意義來 (M an's Search for Meaning 意義的呼喚) by  Viktor Frankl   本書不僅被譯為數十種語言,而且銷售破千萬,是美國國會圖書館排名十大最具影響力書籍,所以好看程度不用多費唇舌介紹 (而且這本書蠻小本,很快就看完囉~)。 作者Viktor Emil Frankl,是1905年生的奧地利精神病學家,還是 維也納大學、美國哈佛、匹茲堡、達拉斯等地的教授。他創立「意義療法」,也被稱為「第三維也納學派 」 。 Frankl 是猶太大屠殺的倖存者,在 集中營度過了3年時間,所有親屬中只有妹妹倖存。他在本書中 追憶一生,從童年談到集中營,還有他的人生的態度跟體驗。有了這樣的生命歷程,F rankl的書特別有療癒力。 熱鍋上的家庭:一個家庭治療的心路歷程          家族治療大師 Carl Whitaker醫生在亞特蘭大精神病院開始發展家族治療的雛型, 1965年起在 大學精神科任教。 這本書是他及弟子 納皮爾博士合著的, 用半小說的方式描述家族治療的歷程: 謝維達一家因為女兒的問題來到作者的心理治療所,但問題真的是來自女兒曉雅嗎? 還是因為父母的疏離才導致女兒的變化。在幽默又經驗豐富的治療師帶領下,家庭成員開始漸漸的改變,子女不再無意識的成為家庭中的替罪羔羊,父母也找到自己的方向。  故事 情節高潮迭起,四百多頁一下就看完。適合外行人也適合專業人士,讀完能對 家族治療有基本的認...

拒絕被支配的勇氣 讀書心得 (TA溝通分析)

我很喜歡看日本作家寫的書,就像日本俳句那樣精簡有力。 在作者仔細編排下,每個章節就像一篇小短文,便於閱讀,重點清晰加上貼心的圖示,不用耗費太多的認知頻寬就能有所收穫。這樣的書很適合想要多了解自己或對心理學有好奇的一般大眾,也是認識TA(Transactional analysis 溝通分析)的好入門書。

人際溝通與修心秘訣:勇於不敢,愛而無傷

說來慚愧,我以前真沒讀過莊子,實在是蔡教授的「正是時候讀莊子」的系列書太紅,每次逛書店都會看到,才被好奇心驅使打開來看。我一開始看的是漫畫版,很快就被吸引而深深著迷。 漫畫版的莊子為我這種古文不佳的讀者去除了閱讀障礙,發現原來這個千年前的哲學放在現代也這麼有意思。跟近百年發展的心理諮商理論、近五十年流行的NLP(神經語言程式學)、以及我愛的金剛經都很相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