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領導者和創業家在2014年必讀的14本書

商業是一個不斷學習的歷程,領導者跟創業者更需要不斷精進,市面上已經有無數的書在討論商業、領導跟創業建議。但美國entrepreneur雜誌萬中選一的挑出14本今年你一定要看的商業書籍,省去你尋尋覓覓或踩到地雷的時間。

1. 創新的兩難
The Innovator's Dilemma: The Revolutionary Book That Will Change The Way You Do Business by Clayton M. Christenen, 1997.
本書討論了優秀企業的失敗原因 - 那些正確的處理每件事,擁有卓越管理、與客戶保持密切關係,而且不斷提高產品品質,但卻遭到衰敗的企業。
這本書真的出現率太高了,如果您還沒看過的話,先看看書摘吧。


2. 精實創業
The Lean Startup: How Today's Entrepreneurs Use Continuous Innovation to Create Radically Successful Businesses by Eric Ries, 2011.
「精實創業」認為,開飛機或許需要厚重的使用指南,但開車到某個目的地,幹嘛把如何使用駕駛盤寫成一本手冊?面對每一秒都在變化的現代環境,「完美」的商業計畫只是浪費時間,我們應該開車就走,到路口再調整方向。這樣,大幅縮短產品修改更新的時間週期,就是「精實創業」的核心精神。
  • 精實代表要盡可能節省(X)。
    精實的重點在於開發─評估─學習的速度。
  • 精實創業者都是那些剛起步的小公司(X)。許多擁有龐大資源的公司也適用精實創業
  • 精實創業用資料和消費者反應取代願景 (X)。
    願景是新創團隊的核心動力,藉由資料與消費者來確認行動方向。
書摘請點


3.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,那樣工作?
The Power of Habit: Why We Do What We Do in Life and Business by Charles
作者寫了很多實際的故事和科學實驗,來告訴我們"甚麼是習慣 / 為什麼會養成習慣 / 還有企業裡面的習慣=組織文化"...   原來人每天的活動中,逾40%是習慣,而非自己主動的決定,難怪有句話說 "命好不如習慣好"。
習慣迴路: Cue (提示) -> Routine (慣性行為) ->Reward (獎酬)。想改變習慣,必須找到能替代舊習的新行為模式,並真心相信自己可以改變。
完整書摘請點 

4. 創業必經的那些事
The E-Myth Revisited by Michael E. Gerber, 1995.
40年來作者都在協助小型企業的創業,本書中作者深入分析了一家小企業發展必經的全部歷程,告訴企業主在不同的發展階段,如何實現身份的轉變;如何找到突破經營瓶頸的方法。例如小型公司很快就倒閉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並沒有遠大的抱負,太過短視,如果你要開一家餐廳,一開始就要先把自己定義成麥當勞或KFC


5.四步創業法
The Four Steps to the Epiphany by Steve Gary Blank, 2005.
這本書的作者是來自矽谷的創業家 Steven Blank,將畢生所知分享在這本好書裡。尤其適合科技業的創業人士。


6.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
史上最暢銷的勵志書之一,已經售出超過1500萬本。這本80年前出版的書,被認為是 “grandfather of all people-skills books”。我第一次看這本書是高中的時候,那時就覺得這書很棒,到現在重看還是覺得歷久彌新。

7.快思慢想
Thinking, Fast and Slow by Daniel Kahneman, 2011. 
諾貝爾得主的經典之作,書中的系統一跟系統二的概念,跟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。這本書也是去年台灣金石堂的銷售排行第一名,在網路上也因為洪蘭的翻譯問題吵得沸沸揚揚,如果您去年還沒看,今年一定要排個時間好好欣賞一下大師的作品。



8.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:新創企業家改寫生涯的方程式
The Startup of You: Adapt to the Future, Invest in Yourself, and Transform Your Careerby Reid Hoffman, 2012.
《紐約時報》《華爾街日報》排名第一的暢銷書。
LinkedIn創辦人Reid Hoffman在書中分享知名新創企業家的生涯心法,包括Facebook營運長、Twitter創辦人、Zynga執行長、Pandora創辦人、型男喬治.克隆尼等。在這個所有職場好位子都已被人占據的時代,想要成功就要把職涯當成創業來管理,把Start-Up精神融入生活中,將生涯看作是永遠的測試版 -「隨時開始、永遠進行中」。


9. 黑客與畫家
“出于興趣而解決某個難題,不管它有沒有用,這就是黑客。”  “黑客”這個詞不僅是第一流能力的象征,還包含著求解問題過程中產生的精神愉悅或享受。作者是美國互聯網界舉足輕重、有“創業教父”之稱的哈佛大學計算機博士保羅‧格雷厄姆(Paul Graham)。書中的內容並不深奧,不僅僅是寫給程序員和創業者的,更是寫給普通讀者的。作者最大的目的就是,通過這本書讓普通讀者理解我們所處的這個計算機時代。 





10. 不鳥任何人!創意的40個關鍵
Ignore Everybody: and 39 Other Keys to Creativity by Hugh MacLeod, 2009
2009年Amazon財經類十大選書。作者Hugh MacLeod從事廣告文案工作多年,擅長創意插圖跟精闢文字,創立「名片漫畫」事業,他在書中介紹他對生活跟行銷的想法,如何將創意轉化成成功的biz。
書摘請點



分享作者精簡犀利的作品
作者官網 http://www.gapingvoidart.com/



11.目標:簡單有效的常識
The Goal: A Process of Ongoing Improvement by Eliyahu M. Goldratt, 1984. 
暢銷三十年,被《經濟學人》譽為「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企管小說」,故事描述一位受過專業技術訓練的廠長,如何從經營泥淖中爬起。書中介紹「TOC制約法」:用一套簡單明瞭的邏輯解決複雜的管理問題。




管理學教授Laurence G. Weinzimmer和企業顧問Jim McConoughey通過針對管理者的問卷調查及商業領導者的採訪,探討了領導遭遇失敗所帶來的問題及其影響。他們指出,人們應該從失敗中吸取教訓,這一觀點並不新鮮,但依然深刻而且有趣。你可以從書中看到 1. 為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很重要 2.領導者容易失敗的地方在哪裡及原因何在 3.如何理解並克服您在組織生活中可能會遭遇的困境。
完整書摘請點





13.Big Bang Disruption: Strategy in the Age of Devastating Innovation by Larry Downes and Paul Nunes, 2014.
過去可行的創新模式因為科技的變化太快,很多都已不可行了。還好,這本書提供了新世代創業家一些實用的因應之道。


14.Venture Deals: Be Smarter Than Your Lawyer and Venture Capitalist by Brad Feld and Jason Mendelson, 2013. 
本書作者Brad Feld Jason Mendelson經營創投基金超過20年,想要了解創投基金的策略跟過程,這本書是最佳資源。




創立了20間公司的Joe Abraham 在本書中分享創業的秘訣跟Q&A。您也可以直接看看他的TED演講。

歡迎在 Google+ 上追蹤我

歡迎加我 FaceBook 好友




Ref: http://www.entrepreneur.com/article/233076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心理諮商推薦書單

PTT上總有人詢問有關心理諮商的書單,所以我整理了一些偏愛的經典,給大家參考。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喜歡的諮商書籍唷。 最感人:活出意義來 最好看:歐文亞隆的小說、熱鍋上的家庭 最難懂:現象學、榮格... 最經典:成為一個人、夢的解析、自卑與超越 讀不完:紅書 最時尚:當下繁花盛開、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 考試用: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By Gerald Corey 出版社:張老師、心靈工坊占大宗 最推薦:美樂蒂的嘔心瀝血一年寫出來的新書,從心理諮商的觀點探討為何金錢沒有朝你滾滾而來。 絕對是你今年最划算的自我投資。 更多資訊請看這裡 書單推薦 活出意義來 (M an's Search for Meaning 意義的呼喚) by  Viktor Frankl   本書不僅被譯為數十種語言,而且銷售破千萬,是美國國會圖書館排名十大最具影響力書籍,所以好看程度不用多費唇舌介紹 (而且這本書蠻小本,很快就看完囉~)。 作者Viktor Emil Frankl,是1905年生的奧地利精神病學家,還是 維也納大學、美國哈佛、匹茲堡、達拉斯等地的教授。他創立「意義療法」,也被稱為「第三維也納學派 」 。 Frankl 是猶太大屠殺的倖存者,在 集中營度過了3年時間,所有親屬中只有妹妹倖存。他在本書中 追憶一生,從童年談到集中營,還有他的人生的態度跟體驗。有了這樣的生命歷程,F rankl的書特別有療癒力。 熱鍋上的家庭:一個家庭治療的心路歷程          家族治療大師 Carl Whitaker醫生在亞特蘭大精神病院開始發展家族治療的雛型, 1965年起在 大學精神科任教。 這本書是他及弟子 納皮爾博士合著的, 用半小說的方式描述家族治療的歷程: 謝維達一家因為女兒的問題來到作者的心理治療所,但問題真的是來自女兒曉雅嗎? 還是因為父母的疏離才導致女兒的變化。在幽默又經驗豐富的治療師帶領下,家庭成員開始漸漸的改變,子女不再無意識的成為家庭中的替罪羔羊,父母也找到自己的方向。  故事 情節高潮迭起,四百多頁一下就看完。適合外行人也適合專業人士,讀完能對 家族治療有基本的認...

拒絕被支配的勇氣 讀書心得 (TA溝通分析)

我很喜歡看日本作家寫的書,就像日本俳句那樣精簡有力。 在作者仔細編排下,每個章節就像一篇小短文,便於閱讀,重點清晰加上貼心的圖示,不用耗費太多的認知頻寬就能有所收穫。這樣的書很適合想要多了解自己或對心理學有好奇的一般大眾,也是認識TA(Transactional analysis 溝通分析)的好入門書。

人際溝通與修心秘訣:勇於不敢,愛而無傷

說來慚愧,我以前真沒讀過莊子,實在是蔡教授的「正是時候讀莊子」的系列書太紅,每次逛書店都會看到,才被好奇心驅使打開來看。我一開始看的是漫畫版,很快就被吸引而深深著迷。 漫畫版的莊子為我這種古文不佳的讀者去除了閱讀障礙,發現原來這個千年前的哲學放在現代也這麼有意思。跟近百年發展的心理諮商理論、近五十年流行的NLP(神經語言程式學)、以及我愛的金剛經都很相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