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大策略家



strategy of gucci 作者是哈佛商學院的資深教授,她開的EOP課程,是給Entrepreneur-Owner-President上的策略課。她認為策略是「為公司創造價值,讓公司站在有利的競爭位置,提供獨一無二的產品/服務的體系」,策略是開放的、會演化跟改變的。
讀完整本書,彷彿也去哈佛聽了這門課。書中IKEA, Gucci, 太陽馬戲團, 馬斯可水龍頭...等真實故事,都讓人看得津津有味,也給人很多的思考方向。
 「你的公司重要嗎?有多重要?如果今天公司不再營業了,顧客會有什麼實質上的損失?」這是每個領導人都必須回答的重要問題! 
領導者要問:「如果沒有我們公司,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?」、「如果沒有策略家,公司會變成什麼樣子?」。因為策略是領導的核心,領導者應該也是策略家。
「你,是策略家嗎?」
 

選擇戰場 (以家具業為例)

許多主管的內心都有種「超級經理人」的迷思,以為就算在最艱苦的時刻,也一定有個可行的計劃。但巴菲特說過:「當一個名聲卓越的經營團隊試圖處理以經濟情況糟糕出名的產業時,最後總是那個產業的糟糕名聲屹立不搖。」
作者引用馬斯可公司為例,1986年的馬斯可是年營業額11.5億的成功企業,連續29年獲利成長,專賣水龍頭、廚房衛浴櫥櫃等,它們企圖搶攻美國的家具業,這個每年成長2%,銷貨報酬率4%的景氣循環產業,沒有人叫得出家具的品牌,也沒有公司會打廣告。馬斯可豪氣萬丈的投身家具業,花了十五億買了高、中、中低、低價位的四家家具廠,想要做整合。
但經過多年努力後,家具部的營業獲利率卻只有6%,遠不及其他部門的14%,馬可斯宣布出售家具部門,虧損了6.5億。CEO 曼努志安也承認,進入家具業是他35年所做過最差勁的決策!
就算是超級經理人,也無法逆天而行,當我們成為CEO或超級教練時,不能忘了檢視大環境,懂得選擇戰場有時比作戰技巧更重要!
但是,IKEA為何能在這個死氣沉沉的產業異軍突起,成為世界最大的家具品牌呢? 因為信念。

好信念的威力:(以Ikea為例)
1. 好信念能帶來工作的尊嚴
2. 好信念能務使你許下承諾,開始行動
3. 好信念會讓你與眾不同
4. 好信念為公司設定"創造價值"的舞台
 螢幕快照-2014-09-15-上午11.20.02
IKEA的品牌故事在IKEA,我們希望能為大家帶來種類多樣、價格低廉並且設計獨特,且讓大多數人可以負擔的起的家具家飾品,爲了實現這樣的想法,我們從產品設計、原料採購、生產製造,到在分店中的經營,都不斷在創新和尋求改善。

策略是一整套,而且要確切執行
Gucci在1970年代曾經是與Chanel跟Hermes平起平坐的品牌,但由於家族鬥爭與品牌過度授權,銷售量開始一落千丈。1983年接手的家族成員馬里西奧企圖重整公司,讓Gucci站回頂級品牌的位子。他在十年間將22000產品砍到7000種,關掉800家門市,把批發和免稅商品業務全部裁撤,且花大把大把的銀子做行銷。

結果1992年Gucci的營業額是兩億美元,虧損五千萬,國際投資公司決定將馬里西奧的股份全部吃下,Gucci從此不再由家族成員掌管。國際投資公司找來迪蘇利進行整頓,Tom Ford任新的設計總監加品牌形象代言人。
bfff2595-aec9-4a46-aa0e-5811ef50adf6 (1)
迪蘇利為Gucci訂下一系列的策略,不是趕上奢華的愛馬仕,而是走向大眾市場,接近Prada或 LV的定位,開發年輕或是趕流行的時尚顧客。迪蘇利的改革成功,讓1999年LVMH集團開始收購Gucci的股份,且比十年前的出價高了20倍;巴黎春天百貨集團則花30億美元買下40%的股份。
馬里西奧與迪蘇利會有如此大的差別,在於策略的系統是否完整,而且被精確執行,下圖為迪蘇利掌舵的Gucci策略輪。
IMG_8019

要將想法打造為策略,要和公司的信念搏鬥,找出你與別家公司有意義的區別,定義創造價值系統,並且讓各部分融合成一個策略輪。
實作時,
有一個重要的方法是:將所有東西都寫下來。寫作要求紀律,逼迫你有系統地思考,小心使用精確的字眼形容你的事業,達到的效果是講再多話也無法替代的。

釐清信念,整合公司的營運活動與資源,並將所有步驟濃縮成一個策略宣言,用以跟公司內外溝通,告訴大家你的承諾:
  • 我們的服務對象是誰
  • 我們的產品或服務是什麼
  • 我們在哪些事情上能做得特別出色
  • 為什麼我們能做到
卓越的策略宣言還有這些特質:
  • 不會長篇大論或太短
  • 用詞精準
  • 任何人根據這個宣言來描述公司是做什麼的、以及為什麼重要時,不須大幅引用原文,就可輕易抓住重點
  • 避免專業術語或晦澀的字詞
  • 語氣肯定,但不會太自大、自我中心
  • 顧客很容易就認出這是你們公司
範例:
每天24小時提供活力十足的體育新聞,成為最重要的體育新聞來源,目標族群為熱情年輕的巴西男性體育粉絲。方法是:
  • 聘請300ㄨ能負起多種任務的體育記者提供獨家內容
  • 應用最新科技來輸送內容
  • 採取引人注目的設計
  • 所有產品使用XX這個有威力的品牌
  • 成為巴西(ROI)最賺錢的媒體集團
失敗的策略宣言:
  • 空泛無奇、陳腔濫調
  • 不做取捨 (什麼都想要)
  • 沒寫你們如何做到 (方法跟工具)
  • 忘了客戶
  • 無聊
最後,複習一下"卓越策略的特色":
  1. 用有說服力的清晰信念穩定軍心
  2. 增加實實在在的價值
  3. 明確,清楚的選擇
  4. 量身訂製的價值系統
  5. 有意義的衡量指標
  6. 熱忱






The Strategist Be the Leader Your Business Needs

Cynthia A. Montgomery
遠流






圖片來源
http://www.tom-gray.com/2015/06/17/blend-four-tools-to-build-your-business/


http://www.skipprichard.com/harvards-cynthia-montgomery-asks-are-you-a-strategist/chart/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ubi.bene.paris/posts/954702094546913
Gucci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心理諮商推薦書單

PTT上總有人詢問有關心理諮商的書單,所以我整理了一些偏愛的經典,給大家參考。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喜歡的諮商書籍唷。 最感人:活出意義來 最好看:歐文亞隆的小說、熱鍋上的家庭 最難懂:現象學、榮格... 最經典:成為一個人、夢的解析、自卑與超越 讀不完:紅書 最時尚:當下繁花盛開、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 考試用: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By Gerald Corey 出版社:張老師、心靈工坊占大宗 最推薦:美樂蒂的嘔心瀝血一年寫出來的新書,從心理諮商的觀點探討為何金錢沒有朝你滾滾而來。 絕對是你今年最划算的自我投資。 更多資訊請看這裡 書單推薦 活出意義來 (M an's Search for Meaning 意義的呼喚) by  Viktor Frankl   本書不僅被譯為數十種語言,而且銷售破千萬,是美國國會圖書館排名十大最具影響力書籍,所以好看程度不用多費唇舌介紹 (而且這本書蠻小本,很快就看完囉~)。 作者Viktor Emil Frankl,是1905年生的奧地利精神病學家,還是 維也納大學、美國哈佛、匹茲堡、達拉斯等地的教授。他創立「意義療法」,也被稱為「第三維也納學派 」 。 Frankl 是猶太大屠殺的倖存者,在 集中營度過了3年時間,所有親屬中只有妹妹倖存。他在本書中 追憶一生,從童年談到集中營,還有他的人生的態度跟體驗。有了這樣的生命歷程,F rankl的書特別有療癒力。 熱鍋上的家庭:一個家庭治療的心路歷程          家族治療大師 Carl Whitaker醫生在亞特蘭大精神病院開始發展家族治療的雛型, 1965年起在 大學精神科任教。 這本書是他及弟子 納皮爾博士合著的, 用半小說的方式描述家族治療的歷程: 謝維達一家因為女兒的問題來到作者的心理治療所,但問題真的是來自女兒曉雅嗎? 還是因為父母的疏離才導致女兒的變化。在幽默又經驗豐富的治療師帶領下,家庭成員開始漸漸的改變,子女不再無意識的成為家庭中的替罪羔羊,父母也找到自己的方向。  故事 情節高潮迭起,四百多頁一下就看完。適合外行人也適合專業人士,讀完能對 家族治療有基本的認...

拒絕被支配的勇氣 讀書心得 (TA溝通分析)

我很喜歡看日本作家寫的書,就像日本俳句那樣精簡有力。 在作者仔細編排下,每個章節就像一篇小短文,便於閱讀,重點清晰加上貼心的圖示,不用耗費太多的認知頻寬就能有所收穫。這樣的書很適合想要多了解自己或對心理學有好奇的一般大眾,也是認識TA(Transactional analysis 溝通分析)的好入門書。

人際溝通與修心秘訣:勇於不敢,愛而無傷

說來慚愧,我以前真沒讀過莊子,實在是蔡教授的「正是時候讀莊子」的系列書太紅,每次逛書店都會看到,才被好奇心驅使打開來看。我一開始看的是漫畫版,很快就被吸引而深深著迷。 漫畫版的莊子為我這種古文不佳的讀者去除了閱讀障礙,發現原來這個千年前的哲學放在現代也這麼有意思。跟近百年發展的心理諮商理論、近五十年流行的NLP(神經語言程式學)、以及我愛的金剛經都很相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