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簡單就是你的品牌力


image

一個品牌要出類拔萃,必須有某種獨特的意味,這種意味還得觸動人心…人也是,認識自己…Brand simple , 專注的力量大。



思考品牌方向
  • 充分了解你的訴求對象,替你的品牌找到一個能夠區隔且觸動人心的意涵。品牌對象要選擇某種客群,不要想大小通吃。
  • 從顯而易見的事物著手,發覺你的品牌理念。最好的答案往往近在咫尺,品牌高手都善用這門訣竅,要研究客戶的反饋,請教客服部門,跟經銷商聊天,勤跑超市,設法發掘他人忽視的東西。
  • 以簡潔有力的一句話(品牌動力),濃縮品牌理念。這句話必須力求精簡、好記、有感染力,自然而然的將你的品牌信號、品牌活動、品牌行為放大。


(圖片來源:http://spacecollective.org/brendan/2754/Shape-vs-Color)

開始做自我品牌定位
  1. 思考我的品牌理念….(也可以用聯想法,我的品牌是像珍珠,還是像蒲公英呢?)
  2. 觀察知名品牌的客層與定位,品牌理念
  3. 不要大小通吃,不要亂槍打鳥,選擇並思考公司客層。縮小範圍,持續鎖定….
  4. 眼光放遠,長期抗戰。

IsYourCarWorthYourLoyalty
(圖片來源:http://www.wsj.com/news/interactive/EYESROAD0123)

[上文感謝廖慧萍資深顧問授權刊登,版權所有,禁止轉載]

Melody心得
蘋果傾注全力打造一款iPhone,而HTC提供了那麼多樣的選擇,卻賣不贏蘋果。真的只是因為簡單嗎? 我覺得大家買iPhone不是因為喜歡跟別人一樣的外殼,我們喜歡的是蘋果的軟件,擁有最多選擇的App Store、Apple TV、iTunes;還有最佳的照相跟聲音品質、強大的續電力、滑順的觸控面板...,還有最多款式的手機外殼。

蘋果的極簡之下,是極其複雜的技術含量,層層疊疊的堆積出看似單一的手機。雖然蘋果過去曾因高價策略而導致數種產品銷售失利,但消費者眼中的蘋果從來不是便宜貨,所以為了區分客群而出的iPhone 5c銷量極差。蘋果的簡單是精心刻意的,是專注地把一個產品做到最好,客戶買的是簡單外型下面的精緻軟體跟硬體。

心理學的研究發現,對創業家個性中的開放性 (Openness)對創業初期有利,但對創業後期的成功不利。開放性指的是具有想像力、願意嘗新、喜歡新的事物。對照企業來看,企業在創立之後為了擴張,通常會不甘於只有現存的產品線、客戶群跟市佔率。所以會開始開拓各式不同的產品線跟客戶群,以此"多角化經營",希望產品越賣更多。但當資源有限的時候,如果要同時開發不同的projects,可能會左支右絀,或模糊了客戶的焦點,以及自己的品牌形象,背離了"簡單"原則。

簡單很好,但簡單從不輕鬆,而且需要意志力,能不被誘惑,專注的把一件事做到最好。




參考書目:
簡單就是你的品牌力(Brand Simple)
Allen P.Adamson
馥林文化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心理諮商推薦書單

PTT上總有人詢問有關心理諮商的書單,所以我整理了一些偏愛的經典,給大家參考。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喜歡的諮商書籍唷。 最感人:活出意義來 最好看:歐文亞隆的小說、熱鍋上的家庭 最難懂:現象學、榮格... 最經典:成為一個人、夢的解析、自卑與超越 讀不完:紅書 最時尚:當下繁花盛開、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 考試用: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By Gerald Corey 出版社:張老師、心靈工坊占大宗 最推薦:美樂蒂的嘔心瀝血一年寫出來的新書,從心理諮商的觀點探討為何金錢沒有朝你滾滾而來。 絕對是你今年最划算的自我投資。 更多資訊請看這裡 書單推薦 活出意義來 (M an's Search for Meaning 意義的呼喚) by  Viktor Frankl   本書不僅被譯為數十種語言,而且銷售破千萬,是美國國會圖書館排名十大最具影響力書籍,所以好看程度不用多費唇舌介紹 (而且這本書蠻小本,很快就看完囉~)。 作者Viktor Emil Frankl,是1905年生的奧地利精神病學家,還是 維也納大學、美國哈佛、匹茲堡、達拉斯等地的教授。他創立「意義療法」,也被稱為「第三維也納學派 」 。 Frankl 是猶太大屠殺的倖存者,在 集中營度過了3年時間,所有親屬中只有妹妹倖存。他在本書中 追憶一生,從童年談到集中營,還有他的人生的態度跟體驗。有了這樣的生命歷程,F rankl的書特別有療癒力。 熱鍋上的家庭:一個家庭治療的心路歷程          家族治療大師 Carl Whitaker醫生在亞特蘭大精神病院開始發展家族治療的雛型, 1965年起在 大學精神科任教。 這本書是他及弟子 納皮爾博士合著的, 用半小說的方式描述家族治療的歷程: 謝維達一家因為女兒的問題來到作者的心理治療所,但問題真的是來自女兒曉雅嗎? 還是因為父母的疏離才導致女兒的變化。在幽默又經驗豐富的治療師帶領下,家庭成員開始漸漸的改變,子女不再無意識的成為家庭中的替罪羔羊,父母也找到自己的方向。  故事 情節高潮迭起,四百多頁一下就看完。適合外行人也適合專業人士,讀完能對 家族治療有基本的認...

拒絕被支配的勇氣 讀書心得 (TA溝通分析)

我很喜歡看日本作家寫的書,就像日本俳句那樣精簡有力。 在作者仔細編排下,每個章節就像一篇小短文,便於閱讀,重點清晰加上貼心的圖示,不用耗費太多的認知頻寬就能有所收穫。這樣的書很適合想要多了解自己或對心理學有好奇的一般大眾,也是認識TA(Transactional analysis 溝通分析)的好入門書。

人際溝通與修心秘訣:勇於不敢,愛而無傷

說來慚愧,我以前真沒讀過莊子,實在是蔡教授的「正是時候讀莊子」的系列書太紅,每次逛書店都會看到,才被好奇心驅使打開來看。我一開始看的是漫畫版,很快就被吸引而深深著迷。 漫畫版的莊子為我這種古文不佳的讀者去除了閱讀障礙,發現原來這個千年前的哲學放在現代也這麼有意思。跟近百年發展的心理諮商理論、近五十年流行的NLP(神經語言程式學)、以及我愛的金剛經都很相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