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勝利並非事事順利

提到人生勝利組,你的腦海中出現的是什麼形象?事業成功的創業家?有權有勢的政治人物?名利雙收的明星藝人?

我們都喜歡聽故事,而這是一本有關人生勝利組的故事集。作者自己提出書的企劃案、找出版社、親自採訪,辛苦搜集了三十個有不同興趣、個性、家世背景跟經歷的當代紐約名人,這本書的完成以及書的內容都很熱血、很激勵人心。


那30人中包括我們熟知的華倫巴菲特、紐約前市長彭博、CNN主播Anderson Cooper,還有各產業的菁英。例如諾貝爾獎得主、哈佛商學院院長、時尚雜誌總編、哥倫比亞廣播總裁…等等。雖然不能複製他們的成功模式,但還是能學習他們共通的特質跟策略….



他們都具有很高的前瞻性 (Proactivity),會主動出擊,尋找機會。就像CNN主播 (同志天菜)Anderson Cooper當年很想當駐外記者,但所有的電視台都沒有面試機會,他就到製作新聞給高中生的Channel One News做"事實查證員"。但是六個月後仍沒有看到任何作記者的機會,他就主動辭職,偽造記者證,和朋友借攝影機,"自費"到戰區做報導,再把影片便宜的賣回給Channel One News。一年半之後,Channel One News才聘他為全職駐外記者。



他們也非常的有韌性 (Resilience),不輕易被挫折擊潰,在人生的谷底也能繼續堅持下去。
知名美劇”廣告狂人”的編劇馬修從小立志當作家,但從未得過任何獎,所有寫作班都進不了,大學時的文學教授甚至批評他的作品幼稚拙劣,完全不是當詩人的料。得到南加大藝術碩士文憑後,他找不到工作,窩在家裡寫了三年劇本都賣不出去,只能靠著當建築師的太太養家。他自述:「從開始撰寫”廣告狂人”到終於撥出,整整過了七年,七年間我天天抱著它度日,彷彿它明天就會成真。我聽過最失敗主義的心態就是我打算給它幾年的時間,但你不能為自己設定期限,你必須有強烈的渴望,強到自己別無選擇,只有長期奮戰。」


很巧的是,大部分的成功人士都是完美主義者
除了相似的個性,他們還有一些共同的策略,幫助他們爬上事業高峰。

1. 找出熱情,做自己熱愛的工作

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·阿布拉莫維奇(Marina Abramovic)說,如果有年輕藝術家告訴我想要成名變有錢,我會請他離開,因為名利是運氣好的副產品。從事藝術創作必須有更深層的理由,你覺得自己必須創作,就像呼吸一樣別無選擇,不創作就活不下去,你才能確定自己該走上藝術的路。
Marina Abramovic and Ulay at the MoMA. Photo: Scott Rudd
Marina Abramovic and Ulay at the MoMA. Photo: Scott Rudd
而曾經擔任兼差演員的CBS總裁萊斯利提起他的劇校老師說過:當表演工作是你唯一能做的事時,你才應該當演員。他發現自己不是那塊料,轉往劇場製作,後來又轉往電視圈,最後在電視圈發光發熱,而過去的演員經歷也幫上了忙。

2. 了解自己的長處跟短處,做你擅長的事
3. 勤勞、再勤勞一點,比業界其他人都更努力,比其他人都更專業
例如擁有彭博電視台的紐約前市長曾經被解雇,但他說,從被解雇到實際離開公司的兩個月期間,他仍天天去上班。而在他剛創業時,每天早上六點都會帶咖啡跟茶去美林證卷,找落單的人請教意見。

我一直覺得,其實大家都知道要怎麼成功,只是知易行難,光是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工作,就不是每個人做得到的,所以其實不用羨慕那些成功人士,我們都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,不是嗎?







參考資料:勝利並非事事順利

圖片來源
http://www.fastcompany.com/3046338/my-creative-life/anderson-cooper-why-no-plan-b-is-the-only-plan
https://news.artnet.com/art-world/ulay-wins-case-regarding-against-former-collaborator-marina-abramovic-664205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心理諮商推薦書單

PTT上總有人詢問有關心理諮商的書單,所以我整理了一些偏愛的經典,給大家參考。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喜歡的諮商書籍唷。 最感人:活出意義來 最好看:歐文亞隆的小說、熱鍋上的家庭 最難懂:現象學、榮格... 最經典:成為一個人、夢的解析、自卑與超越 讀不完:紅書 最時尚:當下繁花盛開、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 考試用: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By Gerald Corey 出版社:張老師、心靈工坊占大宗 最推薦:美樂蒂的嘔心瀝血一年寫出來的新書,從心理諮商的觀點探討為何金錢沒有朝你滾滾而來。 絕對是你今年最划算的自我投資。 更多資訊請看這裡 書單推薦 活出意義來 (M an's Search for Meaning 意義的呼喚) by  Viktor Frankl   本書不僅被譯為數十種語言,而且銷售破千萬,是美國國會圖書館排名十大最具影響力書籍,所以好看程度不用多費唇舌介紹 (而且這本書蠻小本,很快就看完囉~)。 作者Viktor Emil Frankl,是1905年生的奧地利精神病學家,還是 維也納大學、美國哈佛、匹茲堡、達拉斯等地的教授。他創立「意義療法」,也被稱為「第三維也納學派 」 。 Frankl 是猶太大屠殺的倖存者,在 集中營度過了3年時間,所有親屬中只有妹妹倖存。他在本書中 追憶一生,從童年談到集中營,還有他的人生的態度跟體驗。有了這樣的生命歷程,F rankl的書特別有療癒力。 熱鍋上的家庭:一個家庭治療的心路歷程          家族治療大師 Carl Whitaker醫生在亞特蘭大精神病院開始發展家族治療的雛型, 1965年起在 大學精神科任教。 這本書是他及弟子 納皮爾博士合著的, 用半小說的方式描述家族治療的歷程: 謝維達一家因為女兒的問題來到作者的心理治療所,但問題真的是來自女兒曉雅嗎? 還是因為父母的疏離才導致女兒的變化。在幽默又經驗豐富的治療師帶領下,家庭成員開始漸漸的改變,子女不再無意識的成為家庭中的替罪羔羊,父母也找到自己的方向。  故事 情節高潮迭起,四百多頁一下就看完。適合外行人也適合專業人士,讀完能對 家族治療有基本的認識。 推薦書單連結 被討厭的勇氣 當下,與你真誠

拒絕被支配的勇氣 讀書心得 (TA溝通分析)

我很喜歡看日本作家寫的書,就像日本俳句那樣精簡有力。 在作者仔細編排下,每個章節就像一篇小短文,便於閱讀,重點清晰加上貼心的圖示,不用耗費太多的認知頻寬就能有所收穫。這樣的書很適合想要多了解自己或對心理學有好奇的一般大眾,也是認識TA(Transactional analysis 溝通分析)的好入門書。

[書單] 李家同最愛的40本書

世界文學 《一個都不留》阿嘉莎.克莉絲蒂 《白馬酒館》阿嘉莎.克莉絲蒂 《三口棺材》約翰.狄克森.卡爾 《 Y 的悲劇》艾勒里.昆恩 《科學怪人》瑪麗‧雪萊 《隱形人》 H. G. 威爾斯 《化身博士》史蒂文生 《美麗新世界》阿道斯.赫胥黎 《華氏四五一》雷‧布萊貝利 《基度山恩仇記》大仲馬 《雙城記》狄更斯 《白鯨記》梅爾維爾 《海狼》傑克.倫敦 《老人與海》海明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