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心理師不挨餓的產後瘦身週記 Week1 自我覺察的重要

去年生完寶寶之後都超級忙,今天才終於有空點開積滿灰塵的blog(嘆氣~媽媽真難為)和大家分享近況。趁著老店新開張,Melody想嘗試將「瘦身」跟心理學做連結,邀請媽媽們一起無痛瘦身,心情如同圖片中這麼平靜放鬆。所以從今天起每週發佈一篇瘦身週記,分享相關的心理學知識,還有親身試驗的心路歷程,



完形學派認為,「覺察」是最重要的諮商目標,因為人要先對自己、他人及環境都有清明的覺察後,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,而清明的覺察是指不受扭曲及污染地了解自己並看清楚外在情境(曹中瑋,2013)。


我認為提升覺察對瘦身也非常有幫助,所有減過肥的人都知道控制飲食是瘦身過程中最痛苦的事,光是「控制」兩字就讓人感到無比痛苦跟壓力。所以想要不挨餓且愉快的變瘦,且不因為溜溜球(yo-yo)效應復胖,最好不要去「控制」吃了什麼,而是練習「覺察」吃了什麼跟為什麼吃,因為人不可能一輩子「控制」飲食,那會像大S所說的「女明星有多餓沒人能體會」。香港最有名的減肥女星鄭秀文也曾感概,論減肥沒有人能狠得過她:「我幾乎有10年沒有吃飽過,也不喜歡做運動,吃減肥藥、只喝水……什麼方法都試過,除了像《瘦身男女》裏面吃蟲子的橋段外,其他都是真的。」,長久累積的壓力讓她得了憂鬱症,好幾年消失在螢光幕前,但最近她被採訪的時候有了好大的不同,她說:「其實我現在沒有特別去減肥,只是我自己有一個特定的飲食節奏和運動節奏。當你有我這個節奏你也會瘦下來。」

有覺察的飲食,能幫助你找回身體天生的飲食節奏。就像我的女兒十個多月,餓了就哭,吃飽了就推開奶瓶,她有完美的體態跟平衡的肢體,她不會用大吃撫慰自己的情緒,也不會邊吃邊滑手機而無意識的吃太多。當我們能不受扭曲及污染地了解自己的身體並看清楚外在情境,就能像baby一樣找到自己原始且健康的飲食節奏,不需「控制」飲食就能瘦。 


要覺察什麼?
1. 覺察「身體狀況」:你真的餓了嗎?你現在吃飽了沒有?
2. 覺察「情緒狀況」:你的心情好嗎?你是不是因為心情好而想要慶祝而多吃?你是不是因為心情不好想要撫慰自己而多吃?
3. 覺察「思考方式」:你現在在想什麼?你是不是一邊吃一邊想著工作?你是不是出現一些不真實或不理性的想法?(反正我已經這麼胖了,乾脆就多吃一點吧。)(我已經工作的那麼辛苦了,我值得喝下這杯啤酒)(我飯後如果不吃蛋糕,就沒有滿足)
4. 覺察「你在吃什麼/怎麼吃」: 你吃的東西健康嗎?能帶給你所需的營養嗎?有沒有其他的選擇?你在狼吞虎嚥還是細嚼慢嚥?....

下一篇我會更深入的說明如何有覺察的吃,約好一起輕鬆變瘦唷~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瘦身週記 (第一週)
8/7 : 57.5 kg
8/13: 57.0 kg



我從小到大都不是瘦子,是那種把正餐跟甜點吃光後還要來一杯珍奶的飲料控,而且愛吃零食。所以除了戴牙套的前幾個月,我的體重大多是5開頭。去年懷孕的前三個月,幸運的沒有孕吐或胃口變差,寶寶跟我的體重都很穩定的一路向上攀升,最後一次產檢重達70公斤,然後我就再也不敢站上體重機....(胖的過程其實也蠻愉快的,發現原來人真的有無限潛能...)。

瘦身第一個禮拜的目標是「有覺察的吃」,慢慢吃並注意自己吃了什麼。因為中餐都是桌菜,為了避免不小心吃太多,吃之前我會先把要吃的量夾進盤子裡並拍照紀錄。我發現如果有覺察的吃,原本我大概都15分鐘就會吃飽(囫圇吞棗的吃),有覺察的慢慢吃一餐則要花大概30分鐘,慢慢吃的另一個好處是還沒吃完夾的菜就會覺得飽了,並且不容易餓。

而我發現小孩在旁邊哭鬧的時候,真的很難花30分鐘吃飯,因為會心煩意亂的想趕快吃完去顧寶寶,而且帶新生兒出去吃飯常要一邊抱著她一邊吃,我想這也是媽媽們難瘦的原因,因為心神都放在寶寶而不是自己身上,所以會吃的過快或過多,甚至為了怕浪費食物而把剩菜都往自己胃裡塞。


有覺察的飲食方式,能對自己的心慌意亂更有感覺,例如知道自己正因為小孩哭而感到焦急或生氣,吃飯的速度變快,沒有吃出食物的味道就吞下去....   這個時候要停下來,再度回到有覺察的飲食方式,而不是被情境給影響,這時候使用DBT的立即停止技巧會很有幫助(下周詳解)。


結果是這禮拜的變瘦幅度很輕微,但完全沒有減重的痛苦感,下週可以繼續努力。

請繼續閱讀下篇:

心理師不挨餓的產後瘦身週記 Week2  停止發胖的正念飲食 & Stop技巧 (上)


心理師不挨餓的產後瘦身週記 Week2 一家人的沖繩旅行 (下)





每天的食物紀錄(好像吃得有點太多了 XD)






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心理諮商推薦書單

PTT上總有人詢問有關心理諮商的書單,所以我整理了一些偏愛的經典,給大家參考。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喜歡的諮商書籍唷。 最感人:活出意義來 最好看:歐文亞隆的小說、熱鍋上的家庭 最難懂:現象學、榮格... 最經典:成為一個人、夢的解析、自卑與超越 讀不完:紅書 最時尚:當下繁花盛開、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 考試用: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By Gerald Corey 出版社:張老師、心靈工坊占大宗 最推薦:美樂蒂的嘔心瀝血一年寫出來的新書,從心理諮商的觀點探討為何金錢沒有朝你滾滾而來。 絕對是你今年最划算的自我投資。 更多資訊請看這裡 書單推薦 活出意義來 (M an's Search for Meaning 意義的呼喚) by  Viktor Frankl   本書不僅被譯為數十種語言,而且銷售破千萬,是美國國會圖書館排名十大最具影響力書籍,所以好看程度不用多費唇舌介紹 (而且這本書蠻小本,很快就看完囉~)。 作者Viktor Emil Frankl,是1905年生的奧地利精神病學家,還是 維也納大學、美國哈佛、匹茲堡、達拉斯等地的教授。他創立「意義療法」,也被稱為「第三維也納學派 」 。 Frankl 是猶太大屠殺的倖存者,在 集中營度過了3年時間,所有親屬中只有妹妹倖存。他在本書中 追憶一生,從童年談到集中營,還有他的人生的態度跟體驗。有了這樣的生命歷程,F rankl的書特別有療癒力。 熱鍋上的家庭:一個家庭治療的心路歷程          家族治療大師 Carl Whitaker醫生在亞特蘭大精神病院開始發展家族治療的雛型, 1965年起在 大學精神科任教。 這本書是他及弟子 納皮爾博士合著的, 用半小說的方式描述家族治療的歷程: 謝維達一家因為女兒的問題來到作者的心理治療所,但問題真的是來自女兒曉雅嗎? 還是因為父母的疏離才導致女兒的變化。在幽默又經驗豐富的治療師帶領下,家庭成員開始漸漸的改變,子女不再無意識的成為家庭中的替罪羔羊,父母也找到自己的方向。  故事 情節高潮迭起,四百多頁一下就看完。適合外行人也適合專業人士,讀完能對 家族治療有基本的認識。 推薦書單連結 被討厭的勇氣 當下,與你真誠

拒絕被支配的勇氣 讀書心得 (TA溝通分析)

我很喜歡看日本作家寫的書,就像日本俳句那樣精簡有力。 在作者仔細編排下,每個章節就像一篇小短文,便於閱讀,重點清晰加上貼心的圖示,不用耗費太多的認知頻寬就能有所收穫。這樣的書很適合想要多了解自己或對心理學有好奇的一般大眾,也是認識TA(Transactional analysis 溝通分析)的好入門書。

[書單] 李家同最愛的40本書

世界文學 《一個都不留》阿嘉莎.克莉絲蒂 《白馬酒館》阿嘉莎.克莉絲蒂 《三口棺材》約翰.狄克森.卡爾 《 Y 的悲劇》艾勒里.昆恩 《科學怪人》瑪麗‧雪萊 《隱形人》 H. G. 威爾斯 《化身博士》史蒂文生 《美麗新世界》阿道斯.赫胥黎 《華氏四五一》雷‧布萊貝利 《基度山恩仇記》大仲馬 《雙城記》狄更斯 《白鯨記》梅爾維爾 《海狼》傑克.倫敦 《老人與海》海明威